【诚信之星】省诚促会副会长单位——哈尔滨市呼兰区福山腾飞牧业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5/05/14|来源:|专栏:诚企风采
    分享到:

    较早成为国内万元户的家庭之一,首批上规模的民营企业之一,率先投入建成环保设施的民营企业,呼兰区首家建成居家式员工宿舍的民营企业……40多年来,“福山”创造了很多的第一,从当年骑着自行车走乡串户收毛鸡的个体户,到今天日宰杀量超五万只、年销售额过亿元的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福山”到底手握怎样的致富密码?一个雾霾渐渐散去的冬日,笔者走进“福山”,听刘文山解密呼兰井堡村老刘家发家致富的故事。

    福山腾飞牧业

    以“和”为贵的家风与情怀


    “福山”是刘文山的父母创下的家业,他们是白手起家的创一代。抱着让家人过上好日子的朴素想法,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父亲刘如占、母亲关瑞梅开始用鸡蛋换粮票,再把粮票兑换或者卖出去,赚点辛苦钱。生活渐渐有了起色,夫妻俩又做起了屠宰鸡的生意,父亲负责收鸡,母亲负责找销路,两人不仅是生活中的伴侣,也是生意上的好搭档好伙伴,夫妻同心,销路越来越广,生意越做越大,他们的吃苦耐劳、勤恳经营有了丰厚的回报,小打小闹的夫妻店终于在2002年注册成立呼兰县腾飞家禽加工部,日屠宰量达8千只。随着生产、管理、销售等各个环节越来越科学和规范,条件日臻成熟,夫妻俩又开始投资建厂,2005年注册成立福山腾飞牧业有限公司,正式开启公司化管理运营时代,企业进入自动化生产新时期,日屠宰生鸡达2万只。

    “福山”腾飞了,父母也越来越老了,他们打拼了半辈子,也该享享清福了。2013年,父母把公司交到了刘文福、刘文山两兄弟手中。父母创业不易,这份家业传到下一代手中,作为创二代的哥俩如何守业乃至二次创业,使家族企业得以行稳致远,这是一场重于泰山的接力赛。

    兄弟二人做出了最优的分工和选择。哥哥刘文福性格沉稳,负责生鸡收购,严把源头质量关,通过打穿传统生鲜禽类行业的多重中间环节,从产地直接收购生鸡,提升供应链效率,从源头保证产品质量和稳定供应,建立食品追溯体系。他还负责企业环境和文化建设,将工厂建成花园式的现代化新型园区。弟弟刘文山敢闯敢干,负责生产和销售,“福山”将有着16个月生长期的农家老母鸡运到屠宰车间,通过挂鸡、无痛安乐、褪毛净膛、预冷排酸、分拣分装、速冻、包装、快速冷藏运输完成销售,这样的流水线作业实现了低碳、环保、健康、优质的食材生产指标,赢得同行和消费者的口碑。“福山”通过推销、直销、销售代理商、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拓展销路,从最初的呼兰区及哈尔滨本地市场,逐渐打开省内伊春、鹤岗、佳木斯、七台河、鸡西等市场,现在已全面开拓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广州、四川、甘肃、新疆等国内20多个省市。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哥俩分工明确优势互补,成效显著,“福山”在他们的手中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2017年,公司投巨资建成第二条生产线,日屠宰活鸡达5万只以上。公司还特别注重环保,建成了一整套雾化加生化的污水处理生产线,是国内领先的低碳环保净水处理设备。如今,“福山”已经成为黑龙江省禽类黑土地老母鸡屠宰规模最大的市级重点龙头企业。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刘文山说,如果说老刘家发家致富两代人创业守业能走到今天有什么秘诀,那首当其冲就应该是一个“和”字。在他看来,一个家庭顶级的福气,就是和谐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核心地位,是中国人对待万事万物的态度,是中国人最高的价值追求。老刘家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以“和”为家风,父母同心同德,兄弟齐心协力,妯娌和气孝顺,现在他们一大家子三代人都住在一起,家庭氛围十分和睦,令乡里乡亲称道和羡慕。家和万事兴,和气荣家宅,老刘家以自己摸爬滚打40多年的创业经历验证了这个朴素的真谛和追求。


    山腾飞牧业

    耳濡目染的受教与传承


    在刘文山眼里,母亲关瑞梅是个不一般的女人。关瑞梅当过村里的妇女主任,眼界和觉悟超过很多村民,而且有着极高的经商天赋,对市场的动向嗅觉敏锐。因为当时家里住在临近通往伊春的公路附近,她就把杀好的白条鸡装进麻袋,通过客运汽车销往伊春,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打开了外销的市场。刘文山立事早,9岁的时候就跟着母亲到各个屯子里去收鸡;12岁那年的暑假,他便能够独自去哈尔滨送货,一个暑假下来,赚了好几十块钱;到了14岁的年纪,他已经能够独立下屯收鸡了……刘文山记得跟着父母下屯收鸡时,都是先记账后结款,到了年底,农户们都拿着账本来排着队结算货款,年年如此。那个年代做买卖,购买、销售等环节多以先赊账再年终结算的方式进行,而父母从来没有欠过任何人的货款,刘家的家庭小作坊也凭借诚信成为最值得信赖的个体户,在同行和农户中有着极好的口碑。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从小的耳濡目染胜过一万次说教,刘文山继承了母亲不怕困难、敢闯敢干的基因,同时也把母亲坚持的“讲诚信重质量”的经营信条深深印在了脑海里。质量为根,诚信为本,这样才能留住老客户,发展新客户。现在公司的业务已经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其中不少客户都是一直合作了20多年的老客户。一位新疆的老客户已经退休多年了,还主动把“福山”介绍给身边的朋友,促成新的合作。诚信赢得了客户,也留住了员工。“福山”现有员工300多人,其中近一半都是跟着父母那辈一起打拼过来的老员工,是诚信让员工和公司之间达成了双向奔赴。刘文山给员工上五险一金,老员工个人应缴纳的部分公司都给承担了。刘文山给员工盖宿舍建食堂,宿舍是免费的,有标准间有夫妻间,交付标准之高不亚于舒适型酒店;食堂配备专人专用的紫外线餐具消毒柜,一日三餐只象征性地收两块钱。附近村民就近进厂打工,村民变员工,工资高待遇好离家近,员工队伍非常稳定,公司从未出现过因人手短缺而延误订单出货的情况。


    福山腾飞牧业

    诚信是根本,诚信是基石,刘如占、关瑞梅夫妇用诚信奠定了“福山”发展的基础,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发展壮大;刘文福、刘文山兄弟联手共建,有勇有谋有担当,守正父辈诚信立本的根基,以守信让“福山”发展驶入快车道。刘文山始终坚信,诚信是刘家两代人创业守业的制胜法宝。

    居安思危的拓展与延伸


    刘文山对市场变化敏锐的嗅觉更多继承了母亲的基因,近两年在开拓市场的过程中他注意到,外地市场同类企业纷纷兴起,在同质化竞争中,“福山”的产品价格优势越来越弱,等到市场饱和,将难以生存。对敢想敢干的刘文山来说,生存还是毁灭,从来不是个问题,坐以待毙不是他的性格,杀出一条血路就是了。

    “福山”的客户很多都是熟食加工企业,既然自己有货源,为什么不自己做呢?这样一来,“福山”的产品就可以延伸到全品类、全产业链,定价的主动权也可以掌握在自己手里。眼下市场上的熟食品牌众多,知名的也好,没名的也罢,哪家都有自己的配方,消费者也各有各的偏好,竞争激烈又各有细分,因此掌握一个独门秘方是制作熟食的关键要领。为此,刘文山着实下了一番功夫,他遍寻制作熟食的老师傅虚心讨教,还特地请来知名中医帮助把关配方的健康性和安全性。配方在一次次研讨中逐渐成形,不过如何配比就要把熟食做出来实际品尝了。刘文山想要的熟食不但要有让人一吃难忘的口味,还要健康有营养,就是要有中药材的营养,但不能吃出药材的苦味,这对于调料与药材的添加量和配比是极细致的考验。在试吃了一千多只大鹅之后,福山老式烤鹅的配方终于尘埃落定。眼下,烤鹅正在按照配方一批批制作着,不过刘文山并不急于上市销售,哈尔滨冰雪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第九届亚冬会的氛围也越来越浓,哈尔滨冰雪旅游的旺季即将到来,他要准备充分蓄势待发,借着这波东风闪亮登场,踢好福山熟食上市的头一脚。

    刘文山有眼界、有思想、有格局,在研发制作熟食、筹备转换赛道超车的过程中,一个更大的构想也在他的心中越来越明晰,令他振奋不已。“福山”已经走过四十多个年头了,两代人创业守业,接下来应该要让第三代人参与进来,孩子们已经长大了,学业有成,知识储备更丰富,视野更广阔,“福山”应该在他们手里再上新高度,以后“福山”还要传给第四代、第五代……成为代代传承的百年老字号。

    “福山腾飞”的名称寄托着父辈希望公司能够迎风升腾、展翅高飞的美好愿望,传承是创新的基石,创新是传承的延伸,不忘初心、坚守传承,不断创新突破,“福山”才能飞得高、飞得远、飞得久。

    当下,福山牧业新的发展战略布局已经呼之欲出,百年发展蓝图也已擘画清晰,“福山”人将脚踏实地、开拓创新,实现“世纪腾飞”,打造“百年福山”!